初秋时节,万物竞秀。
位于黄渤海交界处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万吨深水港——蓬莱港接续“迎新”:目前全球已下线最长的126米风电叶片搭载“远瑞169”轮在该港7号泊位顺利离岸;作为烟台地区公共码头最大吨位起重设备,500吨桅杆式起重机成功落地并完成首次吊装作业……乘风而来,破浪而去,不断刷新的记录,如强劲的音符,跃动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海湾。据了解,今年1-7月份,蓬莱港公司风电设备吞吐量同比增长194.8%,风叶叶片同比增长673%。
“致力于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国际领先的海上风电产业高地。”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蓬莱区委、区政府抢抓历史机遇,以生态破题、经济落脚,深入实施深远海、海外“两海”战略的生动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风从海上来,电从风中生。蓬莱海湾,生机勃勃。一艘百亿级风电产业航母已然挺进“两海”,高歌猛进。
产业链条已完备
高质量发展热潮奔涌
走进位于蓬莱经济开发区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产业园区,在这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
作为风电行业内单体产能最大、资质最全的海上风电塔筒和桩基设备供应商,年产能50万吨的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是亚洲第一家出口欧洲超大型海塔及超大型单桩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稳居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产业第一梯队。目前,产品已出口至30多个国家,预计到2026年,出口单桩量将达到350根。
与大金重工相邻的东方电气风电(山东)有限公司厂房内外,整齐排列着硕大的风机叶片。2020年,东方电气曾以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实现盈利实现东方叶片产业发展的“蓬莱速度”。2022年,公司总投资近5000万元打造风电叶片测试技术研究及平台建设,可以承接最长160米的国内外企业叶片生产测试。
距离东方电气5公里,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已经开启了近10年来欧洲与中国合作建造风电项目的全新篇章。巨涛重工承建在英国北海安格斯海岸附近1.1GW海上风力发电厂项目中,最大工作量总计50套中深水风电导管架,中欧合作优质建造海上风电导管架项目已交付使用。
上海电气风电主机项目已完成厂房和办公楼建设及其室外道路硬化,下步将安装生产设备,年内将实现首台主机产品下线;220千伏变电站项目完成二层主体框架施工,山东送变电海缆基地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压实和临电施工;矿用非道路车底盘生产项目完成办公楼垫层施工……
近三年来,依托风电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基础及国内一流的深水良港条件,培育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检测认证、运维、集散等业态,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产业园区已分列重装港区、主机及大部件制造区、风电母港综合服务区、配套产业园区四个板块。随着风电主机、叶片、塔筒、导管架四大件得集齐,该园区成为全省第一家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园区,相关产品覆盖全球近30个国家。2022年完成产值近百亿元,先后获得山东省海上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烟台市清洁能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山东省海洋工程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
迎风起势疾驰远
百亿级巨轮驶向深蓝
经历三年多的不断加码布局,以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为圆心,一个体系完备、优势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在蓬莱大地已具雏形。至2023年末,形成与海上风电开发规模相匹配的主机设备生产能力,为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首批示范项目供应风电机组产品,预计实现产业年产值160亿元。至2025年末,园区产值达350亿元,生产规模达300万干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0万吨……“一年快起步、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发展”的目标愿景从蓝图逐渐开始变为现实。
所谓驭势者赢。在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既要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要努力取势起势兴势,这样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对于蓬莱风电产业未来的布局,蓬莱有着清晰的认识——
深度融合,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推进海上风电科创中心、海上风电培训中心、叶片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打造产业科创新高地。
超前谋划,延伸布局新能源产业链,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光伏、储能及海上制氢项目的技术研发、海上测试等工作,争取国家、省市支持,推进相关项目快速落地。
由远及近,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过程中,2023年蓬莱还将突破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华能海上风电、中广核海上风电开发及储能、海缆生产基地等项目进度,推动上海电气风电主机、山东送变电海缆运维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拓展产业链条,跟踪推进风电电机、齿轮箱、海缆、输变电装备、机舱罩等项目,年内新签约项目5个以上。落实“两海战略”,全力争创国家级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漂浮式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及出口基地。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张磊 报道)
关键词: